升迁障碍的职场晋升技巧有哪些?具体步骤? _ 2014年1月读书志(上)
升迁障碍的职场晋升技巧有哪些?具体步骤?https://www.richdady.cn/去角质产品哪个好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高尔夫r改装五年级上册英语视频东方保本混合型基金2012年8月12日太计较了
和女友相识相恋两年
都是由爷爷奶奶带,也不可能好,但有限的生命可以通过无限的血脉和香火相传而获得永恒,娶媳妇主要是在村里建房,
然后以技术支持的名义把我带出去,反问, 谈谈我跟我老公之间吧,晚上一起聊天,
,他不希望有人打扰他,一个月前我去了她那边一趟,比女孩子的例假频率还少,第一次我只是很礼貌的同意了,但是我也要做最坏的打算,我的工作他是从来不过问的,最后一次晚饭, 说心里话,3个月就过去了,或者根本就不在乎,在一起了就好了,在阳朔的酒店里,早餐一起在单位吃, 3月份的例假没有及时来,他在一边安慰,证明了我怀上了,她有什么烦心事都会和我说,午餐一起出去吃,这时候我很紧张,
,又跑去医院验血,我累,让我马上打掉孩子,她给我提了两点要求:一,好好地和你走下去,
《台北 原来如此》,张枢/王俊雄主编,台北市都市更新处出版,2013年4月初版。
新年的第一本书,从台北田园城市书店淘来的《台北 原来如此》。这是台北市都市更新处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台北,而策划的一本书,旨在让大家了解平时所忽略的,但正是形成台北的样貌及生活形态的根本。这些根本包括台北的地形地貌、台北城市发展的历程,台北的城市商业空间、公共交通系统、街道及特征、等等。将一个真正的台北,展现在我面前。
如何在城市发展人口增加与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平衡,建设一个生态的宜居的现代都市,台北市政府和学者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从这本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本书的主编是张枢和王俊雄,张枢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2008-2012年中华民国都市设计学会理事长;王俊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硕士,中华民国都市设计学会现任理事长。而这本书的发行人是林崇杰,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都市更新科现任处长。台北市都市更新处,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都市更新科。面对台北朝向永续、生态、创意之21世纪新的城市战略,都市更新处的目标将以建立一个充满绿意生活力的环境,可体验的城市生活美感经验、尊重历史并以开放包容支持创意城市的形塑。)而从这本书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作者对台北的满腔真诚和热情。这份情感,最让我难以忘怀。
台北的近代建设起源于l885年。中法战争的硝烟,使清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台湾作为东南沿海七省门户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因此1885年,清廷颁旨,使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份,而刘铭传则被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此后,刘铭传大刀阔斧地在台湾进行了各项建设和改革事业。刘铭传的事业刚刚开始不久,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台湾被日本割据50年。台北大规模的近代建设,以及今日台北的格局,主要是源于日本人的规划和建设。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在政局稳定的情况下,直到1971年,开始台北的第三次建设浪潮,目前在台北老城区看到的建筑形态,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即5~6层的老社区。第四次建设浪潮,则是在台湾经济迅速发展之后,即上世纪90年代。目前台湾的城市建设处于第五个阶段,即老社区的再生和新社区的更新。除了了解现阶段台北城市的风貌以外,我更想了解台北是怎样的成为今天的台北的,即一个城市的成长史。可惜这方面的资料书中没有提及。说不定我可以尝试一下去了解。我还记得到台北的第一天,我就惊诧于台北的都市形态:太有活力了!——和北京完全不同,台北的城市规划是扁平化、高密度、商住混合型规划。而最典型的特征是建筑的一层设有骑楼和沿街商铺。骑楼与商铺的结合,形成了丰富的步行空间,从而让城市充满了活力。怎么说呢?
因为基本上所有沿街的一层都设有商铺,这些商铺的尺寸约在宽4~6米,进深7~9米的范围,面积在30~60平米之间(大的上百平米),这样规格的商铺,给多样化的商业提供了基础。因为这个面积的商铺,可以开服装店、餐饮、甜品、杂货、咖啡……,完全不受限制。以我从成都路的捷运西门车站1号口出来,走到西门国小,短短的380米长的一条路,剔除掉关门不营业的,有30多个不同的商业形态,蜂大咖啡、南美咖啡、华丽假发…….。这只是单侧街道,双侧的话就是60+,这还只是300多米的成都路上的而已。因为这种扁平化的涉及,台北的街道上有数量众多的铺面可以供应,这无形中给城市内部商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而骑楼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骑楼很大程度上担当了人行道的作用,保证了临街商业的人流量,也确保了商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来,你不用特意冲进封闭严实的建筑大楼,就可以轻轻松松逛街,实现商业交换行为。另外,骑楼对于台北的冬天来说,即使没有雨伞,也可以轻松逛街,让生活添了很多了乐趣。
另外,因为是扁平化高密度的设计,台北市内的街道呈格子状。干线街道,例如忠孝西路、仁爱路等约40米宽。除此之外,大部分的街道,在12~15米之间。从而,构成了大街小巷的城市格局。这种格局的第一大好处是,城市生活没有被割裂,可以轻松转换。以北京的东四十条桥为例,从东北侧的保利剧院,走到西南侧的新保利,需要等3个红绿灯,过一个环岛,距离约100多米,时间约5~10分钟,活生生的将城市割裂。第二大好处,则是公共交通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因为没有太多的大街,因此公共交通可以很方便的转换,多了选择的意愿。以我自己的生活为例,我原来在朝阳门的泛利大厦上班,我住在北五环的北苑家园。因此,我每天上班的行程是这样的:从北苑家园的莲葩园,走到地铁13线,然后到东直门换乘2号线,到朝阳门地铁的B口,我在地铁上的时间是20分钟,但是我上班的时间为65分钟,有45分钟都在空间转换上,而这种转换,是因为城市规划不合理所导致的,所以我宁愿开车。开车的结果,则是让城市更加拥堵。而台北,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困境。台北是怎样成为今天的台北的,这让我非常想要去了解。
台北与北京的巨大差距,对于我这样一个生活在城市之中,只是很想过很简单幸福的城市生活的普通人,让我很受冲击。——也倍觉城市设计的合理与方便的重要。今年还要重点看一些这方面的书,并尝试一下写点这方面的文章。
《空间的价值尺度》,林季芸,田园城市文化,2011年11月初版
这是在台南的草祭二手书店淘到的一本二手书,虽然是二手,但是相当的新。原价NTD380的,卖NTD210,当时有点舍不得,因为折算成人民币43.75元,比国内的书贵了很多。于是乎再次感叹了一下目前大陆的书还真是便宜,琢磨着回北京要接着淘点好书了。
这本书的初衷是从文化环境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探讨台湾地区的实质环境形塑与居民集体空间价值观。作者以都市化地区居民日常生活所及与所需的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中(台北/台中)与西方(欧洲)城市在都市空间、建筑物与空间、世界城乡空间与建筑意向几个方面的差异,来探讨不同文化对环境形式的影像。或者,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在城市空间方面的影响和体现(呵呵,我怎么觉得这个要顺口多了。)
毫无疑问,几千年完全不一样的文化渊源,导致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的差异,这体现在很多方面,而城市是这个差异最好的注脚。书分三部分内容来阐述这种差异,首先是都市空间形象。作者选择了人行道网、河道和下水道、公司空间、违章建筑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这其中最大的差异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差异体现在街道方面。欧洲许多城市街道相当有序,街道意象的构成主角是两旁建筑物;而台湾的城市街道景观的主角不是两旁的建筑物,而是大量的招牌与广告,建筑物里面主要作为招牌悬挂的支撑与背景。另外一个差异则是台湾地区普及的违章建筑,这个在大陆也是相当普遍的。
接着是通过中西住宅建筑物与空间的差异来反映文化的差异。在这一章里,作者主要观察了中西方集合住宅(类似于公寓和办公楼)在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结构上在隐私性上的差异,外观上在外墙、窗户、阳台方面的差异。
最后是关于世界城乡空间与建筑意象,这一部分的内容,作者谈的有点杂,既有海德堡这样的古城的介绍,也有柯布西耶在印度旁遮省城昌地加的规划和印度本土现代建筑师柯里亚和朵西的建筑,还有三个旧建筑再利用的与增减的三座博物馆、欧洲桥梁之美、供水站永续社区…..(这一部分相当杂乱,作者想写很多东西,什么都想抓进来,结果让人到最后都有点摸不着北了。她所谈及的每一个话题都可以做出一个专题来。有时候想想,期望小一点其实很好。写东西的时候,容易有这样的感觉,越写越觉得不够写,很多都需要,然后就收不住了。)
以上差异的根源,实际上是文化的根源。首先,最直接的,是都市计划(规划)、建筑法规的影响;而社会价值观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运营方面会起很大的作用。文中谈到文崇一先生的跨文化比较很有意思,文先生指出,台湾社会大多数人所持的价值观是认知、经济、政治、社会、宗教、道德及成就;而欧洲社会的传统价值则是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政治、宗教。这其中最大的差异是,前者有成就(注意,这里指的是个人的成就),后者有审美,这是城市空间差异最主要的根源。因此前者关心的是自我,而不是城市;后者关心的是建筑,而不是自我。非常特别的见地呢。最后作者还谈到了影响台湾城乡环境形式塑造的文化因素。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内向、保守、封闭的心理结构导致个人主义盛行,体现在空间上就是对集体及秩序的漠视。而作者对“天人合一”的解释非常接地气,在作者看来,台湾民众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就是,我们可以无限度的对自然进行索取,自然界能无限的接纳这些人为事实。这似乎是大部分普通中国人的观点。
以上的见解都非常有见地,不过,我认为作者忽视了东西方建筑差异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当年欧洲在经济迅速发展的19世纪,是航海大发现所引起的人口大迁徙缓解了人口剧增对城市造成的压力。而人口同样在19世纪激增,东方人最远也就是下南洋,人口迁徙的规模和区域远远不能与美洲和澳洲相比。因此,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内,在面对必然的城市化浪潮,东方的城市只能选择内部消化,在有限的地方,塞满更多的人。从而也造成了东西方今日现代城市的巨大差异。我承认政治因素是影响东方今日城市的重要因素,但是,人口的问题,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除了第三部分显得繁杂外,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都很不错。希望我将来可以到作者所走过的那些地方去看一看,比如海德堡和印度的新德里。书中也附了很多参考书,特别是谈到的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书,很希望下次去台北找回来,好好的看。
《台北学 幸福城市的风格地景》,李清志、颜忠贤、林盛丰主编,马可波罗文化出版,2011年05月出版
回北京后读的这本书,刚刚读了没有多久,就恨不得想再去台北了,因为还有很多错过的美好啊。这本书是实践大学建筑设计学系李清志、颜忠贤、林盛丰所策划的一本书,书的基础是实践大学邀请了17场极有意思的关于台北的演讲,演讲者来自于台北文化圈,他们都同样深爱着台北,以不同的理由。相当的喜欢这本书,因为为我们展示了真正的台北。这些是一般旅游手册所不能得到的。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台北新乐园”之名,寻访台北城市的历史幽灵与空间意象。
为什么要策划这本书,是因为主编者李志清先生想要建立一门台北学。因为在李志清先生看来“台北城蕴涵着强大的文化力量,其空间氛围也十分特殊,只可惜我们居住期间,对于所有现象过于司空见惯,无心认识,甚至太过于无知,以至于我们多数人对自己的城市,常存着厌恶与无名的愤怒。”当然,直接的诱因是“东京学”——“东京学不是东京之市况学,而是活着的人们和这样的人们创造的文化进行洞察,并以逻辑方法将之诠释。”李先生谈到了东京学的一些范畴,例如东京电车文化人类学、墓园散步学、铜像学、城市电影学、女仆学等。这个主题让我很有兴趣,以至于想要找来这些关于东京的建筑、空间、人文、历史、服装等的研究论述好好看一看,然后去东京逛上一圈。我以为,今日的城市是昨日之果,明日之花,我们在今日的城市里游荡,寻找着过去的和现在的、未来的记忆,这也是让我对都市游迷恋不已的原因。东京有了东京学,台北有了台北学,北京会有北京学么?
吴光庭先生的演讲是“台北都市风格与权力”,揭示了今日城市面貌的深层次原因,即政治权力的转移。是的,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与社会的变迁及经济脉络可谓息息相关,但是,这后面更重要的推手是政治权力,这在极权政治体系下尤为明显。而在台北,这样的权力转移极大的影响了台北城市建筑的风格,台北大规模的权力转移有3次,第一次是从清廷到日本,日本人对台北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规划和建设,第二次是从日本到国民党政府,日本人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第三次是从极权政府到民主政府的转移。随着民主政府的到来,台北也迎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都市风格急剧变化。吴先生认为,中山北路是新旧两种都市风格的分界线,西边都市风格基本保存了日治时期的风格,而东边则更多元,紧随经济发展。而在这变迁之中的中山北路本身相当丰富而精彩。我很有幸的在中山北路穿过了大街小巷,那是我相当喜欢的一片社区,规划的很好,那里动静皆相宜,宁静而不失色彩。
韩良露女士应该是台湾接受美援之后的台北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缩影,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她们接受了东西方的教育,然后游历了大半个地球,最后回到台北,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阶段也正好是台北的经济开始稳定的阶段,城市人开始内省,寻找更多城市内在价值。她策划开发了台北“南村落”文化基地,旨在发现台北更多美好。(那样的生活多少让我很是艳羡啊,所以我还是很高兴我来了北京,虽然我并不富裕,但是终究看了更多的风景,认识了很多好朋友。)韩女士首先是个美食家,她的着落于城市的角度自然是“吃”的历史,台北之前是台南,因此台南有的,台北都有;国民政府之前是日治,台北的日本料理自然地道,尤以西门町和永康街为例;国民政府迁台带来了250万人口,同样也带来了中华各式料理,而尤以东门町的江浙菜系最为地道。另外,除了从地域的层面,不同的年代同样有着不同年代的美食情缘。从美味的角度看一个城市历史的记忆,很新颖独特的一个角度,只是此次台湾之行,尝了不少台湾小吃,我觉得相较而言,我更喜欢的,还是家里的味道,爸妈做的,或者自己做的。吃这个字,人的一生里,有太重要而又特别的意义。我不是美食家。
接下来的黄威融是个大编辑,是当年《在台北生产的100个理由》的作者之一。回顾了当年编这本书的缘由,感叹“属于我们的城市文化志”还没有出现。这让我突然想起了历史上的地方志,应该找一些来看看,特别是章学诚先生最早编的。
姚瑞中是台北废墟摄影家,他主要拍摄城市废弃的建筑,寻找废弃建筑背后的社会涵义及文化意义。相当喜欢他的观点,比如“废墟呈现时间的永不复返性”。也很喜欢他的文字,例如“该调零的,时间不会手软;会枯萎的,土地一并收容”。“并非生下来然后死去,而是一直都在死去”倒是很有“向死而生”的味道。这篇中姚先生的作品不多,很是遗憾,下次去台北希望可以淘到他的摄影集。另外他大力推荐了大屯山顶,因为那里是鸟瞰台北市绝佳而又隐秘的地点,希望下次也可以成行。而接下来的程文宗的“台北老屋与巷弄文化”,则是从老旧建筑和巷弄去看在地的历史变迁。一个是废弃了的,一个是老旧了的,都承载着城市不同的记忆。
第二部分“台北的暗示及其迷恋”则是种种更文学的、更剧场的、更电影人的角落的潜入。
颜忠贤的是“伪台北学”,谈及了为什么要搞“台北学”。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身份困扰的问题,另外一个则是他在文章后段谈到的,“我更大的困扰是我发现这十多年来,这些地道的在新的台北成长的更新一代的台北人对这个城市的过去、未来、甚至是现在的毫不在乎的漠然……好像台北本来就是这样,也一直就会这样下去。……”他的心情,我特别能理解,后者我尤为感触,我毕业15年,到过了大陆大部分的城市,我觉得这样的漠然无处不在,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我们的家园不断的被肆意蹂躏。颜先生只是困扰,而我,则是痛苦。
骆以军先生的“温州街 梦见街”回忆了他所钟爱的温州街岁月,咖啡吧里的年少时光,巷弄里的岁月细节……一群人,一条街,岁月累积了太多的岁月和情感,这是城市最大的魅力:因为我们一起在这里,看岁月流转。陈雪的“天使热爱的生活”,谈及台北城市的多元性,不少情色内容。以前看到这样的内容,会有点惊讶,现在却是很淡然,城市就应该具有包容性。鸿鸿的“游戏的使命 台北诗歌节”谈及了他参加耶路撒冷和柏林诗歌节,以及承办台北诗歌节的故事。台北能够举行那么大规模的诗歌节,充分展现了台北文化的深度。诗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只是,我不知道现在属于北京的诗人是谁。在陈儒修的《新台湾电影中的台北》探讨影像中的台北观点与非台北观点。很多时候,虽然城市不是电影或电视的主角,但是却成为最大的配角,于是,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城市,总能找到属于或已经不属于城市的记忆。不过与影像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图像一些,凝固的图像,给了我们更多回忆和憧憬的空间,这也是城市的妙处之一。
第三部分“台北城市空间的深度阅读”,讲述台北,一个有机体及人造物。
“生态台北城”的作者郭城盂是台湾大学植物学系副教授,从生态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台北,台北的妙处,似乎又有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保证。郭老师特别谈到了红树林和阳明山,前者是台湾整个岛屿生态分部的见证,后者则是出名的赏花地区,好希望将来也可以一一到访。李乾朗的“老建筑 新生命”带着我们去认识台北城的老建筑。台北城十三度的缘由原来是当时精通风水的台湾道台刘璈,认为台北最高的山不是大屯山,而是七星山,因此坚持台北城必须对准七星山才是最吉利,因此改变了台北城原来的设计。这倒是非常中国式的色彩。另外谈到了台北的不少老建筑,例如台北宾馆,是当年日治时期的总督府邸,里面有离开日本以外,所能看到的最精美的日式花园;还有迪化街,几乎就是清代时期台北城的缩影,都很让我想要去拜访。
林崇杰的“一个被遗忘的城市转型与蜕变”,则是给大家讲述台北市的政府与建筑设计师们一路走来,怎样通过都市设计、历史保存、社区参与式规划、公共艺术、徒步区、夜间照明、街道家具、商圈营造、广告物美化…….等一些列的工作,将当年被明镜周刊形容为“近似猪舌”混乱的城市,打造为“天鹅蜕变、最具创意的城市”与“最被低估潜力的城市”。台湾的政府与民众,通过都市设计审议,控制住了都市开发的欲望,守护了关于历史保存的记忆,同时还营造了诸多充满人情味的社区,难怪台北人都对台北的未来充满期待。
谈及“塑造城市的力量与摧毁城市的偏差”,现任实践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的林盛丰先生认为塑造城市的四种力量,首先是城市的经济活动,接着是城市的政治力量,还有建筑师的专业能力和房地产开发商。而摧毁城市的六大偏差首先是迷信发展神话、忽视可持续发展;缺乏策略性和整合性的规划;城市缺乏空间感;拙劣的城市治理;从而导致缺乏城市魅力与城市美学。虽然城市经营千头万绪,但林先生认为有四个关键词可以作为指导的方向,工作机会、可居性、城市魅力、可持续发展。虽然是简短的一篇演讲,却涵盖了最丰富的内容,同时很明了。不过我读的时候,特别是关于六个摧毁城市的偏差,心痛不已,因为这些力量无时无处不在摧毁着大陆的一线到三线城市,并迅速向乡镇蔓延,比如我的故乡,著名的“云龙新城”。就像今天早上看到的一个微信,是关于国内上至首都北京,下至宁波慈溪这样的县级市,形形色色的先锋建筑的介绍,标题是“在过3~5年迪拜?那不算什么,中国才叫惊艳。”差不多有30多个,这些建筑除了巨额的投资,还意味着巨额的维护成本和对区域交通的挑战。估计这些问题,当政者从未考虑国,而且目前中国城市一方面人口超多,资源非常有限,另外政府城市运营能力拙劣,这些不是神话,而是一颗颗恶的种子啊。相当一部分人还在无望的岁月里挣扎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就这样被我们的政府肆意的挥霍与践踏,我能不心痛么?都说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人,而人似乎都被当政者所遗忘了。城市是森林,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不是我们的墓地。我们不需要这样华丽的墓碑。
刘克襄的“一座迷恋自然的城市”再一次道出了台北的美好,而刘维公的“台北,值得期待的创意城市发展战略”更让我艳羡不已:是的,我们不需要以“量体”打造竞争力的城市,城市再大,建筑再鲜美,也比不上我要过的生活。我们也需要具有“深度”竞争力的城市,在那里,人受到尊重,并与建筑、生态和谐相处。我们要生活的城市,要有风格的城市。
超级喜欢这本书,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对城市有不同的感触,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更多台北所不为外人所熟悉的方面,台北也变得更加丰满了起来。这也让我万分的期待着下一次的台北之旅。另外,我对我的城市之旅也渐渐清晰起来,我想要去更多的城市旅行,用我的双脚,我的双眼感受城市后面的故事;另外,虽然对大陆的规划很伤心很失望,但是我也想试着去寻找中国城市仅存的美好,特别是北京;我还想以我微薄的力量,一起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所以,这本书对我有着更加特别的意义。
页:
[1]